欢迎进入金沙集团186cc成色官网!我们拥有10年专业水质检测行业管理经验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

科学、公正、准确、快捷

澳门沙金官方网站权威第三方CMA资质水质检测机构

澳门沙金官方网站检测微信图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水质检测公司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13682597392

金沙集团186cc成色废水检测公司导航图
金沙集团186cc成色
青神:城乡供水一体化 竹乡清泉润万家 来源:饮用水检测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10 09:32:38
  四川经济网眉山讯 (古良驹 记者 常艰)“家里条件好了,我和老伴还是想住在村里,以前喝井水,水质
  • 产品详情
  • 在线询价

  四川经济网眉山讯 (古良驹 记者 常艰)“家里条件好了,我和老伴还是想住在村里,以前喝井水,水质不稳定,想喝好一点的水,只能买桶装水。后来翻修房屋,我就一直打电话问可不能安装自来水,没想到还赶上了!”提起这事,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1组的潘淑芳就开心。

  不仅是诸葛村,近两年,安家坝、百家池、三清寺……一长串陆续通水村庄名单背后,是青神县普惠民生的决心:扎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一泓清泉成为城镇和乡村居民幸福感的“不竭之源”。

  日前,在青神县自来水厂,为了确认和保证供水系统安全正常运作,各项监测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巡检人员对厂区入水口、出水口等供水设施设备做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厂区中控室人员通过数字化设备实现水厂节能降耗、高效运行;自来水水质检验测试中心实验室人员对自来水进行常规分析并做好检测记录……

  据了解,青神县目前已形成多部门联合监测体系,建立水质检测中心和生产班组二级监测体系,配备专职水质检测工作员,配置35台检测设备,对供水生产全过程开展水质检测。

  “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频率和项目指标要求,我们委托第三方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检测合格率100%。”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在白果乡三清寺村,安装入户工程正在忙碌进行中,10来名工程人员正在田间地头铺设管道,红色的马甲在油菜花田间格外醒目。一个个活动的马甲,连成一条通往村民聚居点的“线”。

  “这是这一片区最后一处管道,管道建成后,这里将有16家农户用上自来水。”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

  优质自来水的生产、覆盖城乡的管道铺设……这是青神县高质量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缩影。近年来,青神县锚定“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目标,让城镇和乡村居民用上同样优质的自来水。

  ——城乡供水同源。为提升供水品质,青神县投入资金3.5亿元实施复兴水库扩建工程,形成了以复兴水库水源为主、黑龙滩水库为备的“双水源”供水模式。

  ——城乡供水同网。青神县投资建设规模化水厂和管网延伸工程,全县供水能力提升至4万吨每天。通过实施3个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建设供水管道500余公里,新增和改善农村供水人口5.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29%,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也提高到了66.19%。

  ——城乡供水同质。青神县建立了完善的水质检测制度。现有水质检验测试中心1个,检测指标数109项,负责出厂水检测;县疾控中心定期对供水末梢水水质进行抽验。这些措施使得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提升至100%。

  ——城乡供水同服务。青神县川能水务有限公司成立维修部,负责全县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和日常巡查工作。他们组织了多次供水设施维修养护技能培训。同时,在每个乡镇设立维修点,并在每个村公示维修养护电话,实行供水问题上门服务,有效提升了供水服务保障能力。

  走进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灿灿的油菜花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绚丽多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我们村作为青神县粮油园区的核心区域,生产用水情况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这两年鸿化堰整修过后,水质更好。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我们很有信心。”新光村党委书记刘玉祥说。

  作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青神县优化生产供水,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为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在青神县青竹街道程家嘴村的鸿化堰南干渠整治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实施工程人员正忙着坡面浇筑、混凝土收面和养护工作,一切井然有序。

  据悉,南干渠整治工程是鸿化堰灌区2023~2025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地点为鸿化堰灌区,主要内容为整治渠道7条,总长约26公里。

  “本项目于2023年11月16日正式开工,2023年完成了8公里南干渠的渠道整治,今年完成剩下2公里的渠道整治。项目实施后,鸿化堰灌区取水量约42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将达到5.7万亩。”鸿化堰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青神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生产用水。依托“一江五河”和“三水库”,青神县实施了3个中型灌区渠道整治项目,整治渠道80余公里,灌溉用水系数提升至0.54。这些努力使得青神县新增和改善灌面达到8.54万亩,恢复灌面1.36万亩,有效提升了灌区供水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青神县还强力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倡导节水灌溉。实施了4个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安装计量设施187套。通过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逐步完善农业供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青神县成功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青神县以生态净水为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如水系连通工程、河流截污、清河行动和水土保持等,同时宣传生态护水和节约用水,致力于打造优质生态环境。”在青神县滨江区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回到几年前,当时的青神县县城滨江区域是岷江流域暂未开发的一块城市区域,房屋破旧、配套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区域内地势低洼,一遇雨季则内涝严重,城区雨污水排放和内涝问题突出。

  得益于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2017年以来,青神县在滨江区域建成605亩的唤鱼公园、2000亩全国首个竹林湿地公园、700亩竹里海棠公园、1000亩竹里桃花公园等调蓄空间,为竹里青神提供了生态水景。

  如今,青神县以水为媒,将“苏母文化”和“东坡治水文化”融入其中。以“唤鱼公园”为中心,走出了一条“水融文化、农旅结合”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滨江区域北面的竹里梅花公园,树木花草生机勃勃,停车场、驿站以及篮球场等基础设施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健身、休闲、娱乐需求,还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旱季时,公园将雨水收集、储存起来,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局部气候;雨季时,公园能够最终靠防洪排涝水系,将更多的雨水直接引入岷江,从而预防城市内涝。

  青神县城西南长约1.5公里的竹里海棠公园,湿地通过梳理毛细水网,起到了旱涝调节,缓冲固坡等作用,有效增加了地下水补给。

  一滴水里看民生。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从“有水用”到“用好水”,从“看水流”到“看水景”,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青神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沙集团186cc成色